懥

拼音: zhì 注音:ㄓˋ

部首: 部外筆畫: 14 總筆畫:17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 14 簡體總筆畫: 17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NFPH 倉頡: PJBO 鄭碼: UEXI 電碼: 2031

筆順編號: 44212452512152134 四角號碼: 94081 UNICODE: 61E5



基本字義

zhì   ㄓˋ
  1. 忿恨、憤怒的樣子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i3zi3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zhi5[臺灣四縣腔]cih5ti5[海陸豐腔]chi5ti5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上》《心字部》 ·懥 ·康熙筆畫:18 ·部外筆畫:14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利切,音致。《廣韻》怒也。《大學》身有所忿懥。或作懫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脂利切,音至。又《集韻》直利切,音緻。又丑吏切,音眙。又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寘。義同。懥原字從忄從作。

English

angry, enraged, resentful; hat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Dc1MA==.htm


懥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