氎

拼音:dié   注音:ㄉㄧㄝˊ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22   總筆畫:26

五筆86:LLLN   五筆98: LLLE   倉頡:WMHQU   鄭碼: KIAM  

筆順編號:25121251212512144525413115   四角號碼:62114   UNICODE:6C0E



基本字義

dié   ㄉㄧㄝˊ
  1. 細毛布,細棉布:“絲履~巾聊取用。”
  2. 以細毛布或細棉布制成的大衣類披衣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tiap8[海陸豐腔]tiap8[客英字典]tiap8[臺灣四縣腔]tiap8

詳細解釋

  • dié

〈名〉細棉布 [kapok cloth;fine cotton cloth]。如:氎布(細棉布)
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辰集下》《毛字部》 ·氎 ·康熙筆畫:26 ·部外筆畫:22
  • 《廣韻》徒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達協切,音牒。細毛布也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隴右道,厥賦有毛毼、白氎。又吐蕃貢霞氎。《廣輿記》雲南永昌軍民府出縹氎,卽白氎,布堅厚細密,頗類紬。《梁文帝·與廣信侯重述內典書》永謝瀉甁,終慚染氎。《庾信·五張寺經藏》銀函東度,金氎南翻。 又織成衣亦曰氎。《賢愚經》一端金色之氎,奉上如來。《註》氎,織成大衣也。 亦取作巾及手巾之屬。《杜甫詩》光明白氎巾。《王昌齡詩》手巾花氎淨。 亦作疉。《後漢·南蠻傳》哀牢夷知染采文繡,罽毲白疉。又《南史·夷貊傳》高昌國有草,實如繭,繭中絲如細纑,名曰白疉子。國人取織爲布,甚軟白,交市用焉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Tc0OQ==.htm


氎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