溥

拼音:   注音: ㄆㄨˇ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10   總筆畫: 13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10   簡體總筆畫:13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:IGEF   五筆98: ISFY   倉頡:EIBI   鄭碼: VFDS   電碼: 3302

筆順編號: 4411251124124   四角號碼:33142   UNICODE: 6EA5



基本字義

  ㄆㄨˇ
  1. 廣大:~博。~原。
  2. 普遍:~暢。“~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。
  3. 姓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pou2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pu3[海陸豐腔]pu3[客語拼音字匯]pu3[臺灣四縣腔]pu3[寶安腔]pu3[客英字典]pu3

詳細解釋

〈形〉

  1. (形聲。左形,右聲。本義:水之大,泛指廣大)
  2. 同本義 [broad]
    1. 溥,大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溥之而橫溥四海。——《禮記·祭義》
    3. 泛濫溥漠。——馬融《長笛賦》
    4. 瞻彼溥原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
  3. 又如:溥洽(廣博周遍);溥大(廣大);溥將(廣大)
  4. 通“普”。普遍的 [common;universal]
    1. 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北山》
    2. 溥溥如天。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  5. 又如:溥暢(普及流暢);溥博(普遍而廣大);溥天(遍天下);溥泛(普遍,廣泛);溥遍(普遍)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通“浦”。水涯,水邊 [river bank]

    1. 儲與乎大溥,聊浪乎宇內。——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溥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10
  • 《唐韻》滂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頗五切《正韻》滂五切,音普。《說文》大也。《增韻》徧也。《詩·商頌》我受命溥將。 又通作普。《詩·小雅》溥天之下。《孟子》引《詩》作普。 又《集韻》芳無切,音敷。與旉同。布也。《禮·祭義》溥之而橫乎四海。 又同敷。《書·禹貢》禹敷土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作禹溥土。 又伴姥切,音簿。塗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伯各切,音博。水名。 又《集韻》匹各切,音粕。溥漠,水貌。 《韻會》毛氏曰:從浦從寸。俗作漙,非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溥
  • 大也。從水尃聲。滂古切

English

big, great, vast, wide; widespread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E5NQ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