殪

拼音: 注音: ㄧˋ

部首: 部外筆畫: 12 總筆畫:16

五筆86/98:GQFU 倉頡:MNGBT 鄭碼: ARJU 電碼:3002

筆順編號: 1354121451251431 四角號碼:14218 UNICODE:6BAA



基本字義

  ㄧˋ
  1. 死:“左驂~兮右刃傷”。
  2. 殺死:“~此大兕”。
  3. 跌倒:“奔~百余里間”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ji3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j5[臺灣四縣腔]ji5jit7[客英字典]ji5[海陸豐腔]ri5rit7[客語拼音字匯]yid5

詳細解釋

〈動〉

  1. (形聲。從歺 è,壹聲。歹,剔肉殘剩的骨頭,與“死”有關。本義:死)
  2. 同本義 [die]
    1. 暴逆并殪,以漸冰消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  3. 又如:殪沒(死亡)
  4. 殺死 [kill]
    1. 左驂殪兮右刃傷。——《楚辭·九歌》
    2. 殪,殺也。——《字匯》
    3. 王乃大命文王殪戎 殷。——《書·康誥》
    4. 殪此大兕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吉日》。傳:“殪,壹發而死。”
    5. 殪以為大甲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。注:“一發而死曰殪。”
    6. 蓺殪仆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
    7. 遂舉手助先生操刃,共殪狼。——明·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    8. 殪一賊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  5. 又如:殪敵(將敵人致于死地);殪仆(殺傷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辰集下》《歹字部》 ·殪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  •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於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壹計切,音翳。《說文》死也。《左傳·隱九年》鄭伯禦戎,前後擊之,盡殪。《杜註》殪,死也。 又殄絕也。《書·康誥》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。 又盡也。《左傳·宣六年》中行桓子曰:使疾其民,以盈其貫,將可殪也。《杜註》殪,盡也。 又仆也。《後漢·光武紀》莽兵大潰,走者相騰踐,奔殪百餘里閒。《註》殪,仆也。 又一矢而死曰殪。《詩·小雅》殪此大兕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弦矢分,藝殪仆。 又與瘞通。《儀禮·覲禮》祭川沈,祭地瘞。《鄭註》古文瘞作殪。 又與翳通。《韓詩·大雅》其葘其殪。《釋文》葘,反草也。殪,因也。因高塡下也。今《詩》作其葘其翳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四》《歺部》 ·殪
  • 死也。從歺壹聲。,古文殪從死。於計切〖注〗,同。

English

die; kill, exterminat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TA4OA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