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

拼音:   yē   注音:ㄧㄝˊ ㄧㄝ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2   總筆畫: 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2   簡體總筆畫: 8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3   繁體總筆畫: 9

五筆86/98: BBH   倉頡:SJNL   鄭碼:CEY   電碼: 5102

筆順編號:12211152   四角號碼:17427   UNICODE: 8036



基本字義

  ㄧㄝˊ
  1. 文言疑問詞,相當于呢或嗎:“獨不憐公子姊~?”。是~非~?。
  2. 古同爺,父親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je4
  •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ja2ja1[客語拼音字匯]ya2[沙頭角腔]ja2[東莞腔]ja2[海陸豐腔]ra2ra1[梅縣腔]ja2[寶安腔]ja2[客英字典]ja2ja1[陸豐腔]ja1
  • 潮州話:ê1(e)ia5ê5(aê)

詳細解釋

〈名〉

  1. 耶穌或耶穌教的簡稱 [Jesus or protestantism]
    1. 佛生最先, 孔次之, 耶又歡之。—— 譚嗣同《仁學》
  2. 譯音用字 [translating.word]。如:耶和瓦(耶和華)
  3. 另見 yé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父親。后作“爺” [father]

    1. 今人不以貴賤呼父皆為耶,蓋傳襲已久矣。——宋· 程大昌《演繁露》
    2. 軍書十二卷,卷卷有耶名。——《古文苑·木蘭詩》
    3. 耶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—— 杜甫《兵車行》
    4. 耶耶(父親;祖父);耶娘(父母。后多作“爺娘”)

〈助〉

  1. 用于句末或句中,表示疑問、提頓、反問、選擇、測度、判斷、感嘆等。如:耶樂(嘆詞。如說啊呀);耶耶(嘆詞。表示驚訝); 耶許(象聲詞。本為勞動時眾人齊發的聲音。引申為有齊聲共嘆之義);耶禹(如耶許);耶耶乎(方言。有隨便、馬虎、不負責、不高明等意);耶揄(揶揄。耍笑、嘲弄)
  2. 另見 yē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未集中》《耳字部》 ·耶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3
  • 《廣韻》以遮切《韻會》余遮切《正韻》于遮切,音邪。《玉篇》俗邪字。《正韻》語助。又疑辭。 又《增韻》俗謂父曰耶。《古木蘭詩》卷卷有耶名。《杜甫詩》見耶背面啼。 又《荀子·議兵篇》莫耶長刃利鋒。《正字通》吳大夫莫耶作寶劒,因謂劒爲莫耶。或曰干將莫耶,當時鑄劒者夫婦之名,故雄劒名干將,雌劒名莫耶。 又《史記·淳于髠傳》汙耶下地。《說苑》作汙邪。 又《正韻》徐嗟切,音邪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耶枉僻囬失道途。 又《韻補》葉余嗟切,音近倭。《韓愈·施先生墓誌銘》縣曰萬年,原曰神禾。高四尺者,先生墓耶。

English

used in transliteration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UwNjc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