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

拼音:cháo 注音:ㄔㄠˊ

部首: 部外筆畫: 12 總筆畫:15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12 簡體總筆畫: 15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IFJE 倉頡: EJJB 鄭碼: VEEQ 電碼:3390

筆順編號:441122511123511 四角號碼:37120 UNICODE:6F6E



基本字義

cháo   ㄔㄠˊ
  1.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:~水。~汐。漲~。落~。~汛。~流。~涌。
  2. 像潮水那樣洶涌起伏的:思~。熱~。新~。~紅。~熱。心~澎湃。
  3. 濕:~氣。返~。~濕。
  4. 方言,技術不高:手藝~。

英漢互譯

tide upsurge damp 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iu4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chau2[梅縣腔]chau2[陸豐腔]chau3[寶安腔]cau2[臺灣四縣腔]ceu2[客語拼音字匯]cau2ceu2[客英字典]chau2cheu2

詳細解釋

  • cháo

〈名〉

  1. (形聲。從水,朝聲。本義:海水的漲落)
  2. 同本義 [tide]
    1. 潮,水朝宗于海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牛女為江潮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
    3. 水朝夕而至曰潮。——《初學記卷六水》
    4. 有江盜百艘,張幟乘潮,闌入內地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閻典史傳》
  3. 又如:大潮,小潮;低潮;退潮;落潮
  4.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[tidal current;social upsurge]。如:風潮;工潮;學潮;暗潮;思潮;怒潮
  5. 氣溫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[wave]。如:寒潮;熱潮
  6. 微濕,潮氣 [damp]。如:防潮;回潮;潮潤;火柴受潮了

詞性變化

  • cháo

〈動〉兩頰透出 [be suffused with]。如:潮面([某種氣色]涌上面部);潮紅

  • cháo

〈形〉

  1. 〈方〉∶成色不足、質量低劣 [low]。如:潮銀(回過爐或成色不好的銀子);潮金
  2. 技術不高的 [inferior]。如:手藝潮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潮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  • 《唐韻》直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馳遙切,音晁。《說文》水朝宗於海。《王充·論衡》水者,地之血脈,隨氣進退而爲潮。《初學記》水朝夕而至曰潮。《皇極經世》海潮者,地之喘息也。隨月消長,早曰潮,晚曰汐。 又州名。《廣輿記》本南海揭陽地,隋曰潮州,唐曰潮陽,明爲潮州府。 又伺潮,雞名。《述異記》伺潮雞,潮水上則鳴。 又望潮,魚名,出臺州臨海縣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

English

tide; moist, wet, damp; flow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M1Ng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