漹

拼音:yān 注音: ㄧㄢ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11 總筆畫:14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 11 簡體總筆畫:14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IGHO 倉頡:EMYF 鄭碼:VAZU 

筆順編號:44112121154444 四角號碼: 31127 UNICODE:6F39



基本字義

yān   ㄧㄢˉ
  1. 古河名。a.在今中國山西省西部;b.為今中國湖北省宜城縣蠻河。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漹 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11
  • 《唐韻》乙虔切《集韻》於虔切,音焉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西河中陽北沙。 又《集韻》於閑切,音黫。又尤虔切,音。義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於建切,音堰。水名。在襄陽宜城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漹
  • 水。出西河中陽北沙,南入河。從水焉聲。乙乾切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M0OA==.htm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