咥

拼音:dié   xī   注音: ㄉㄧㄝˊ ㄒㄧ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9

五筆86/98: KGCF   倉頡: RMIG   鄭碼: JHB   電碼: 0743

筆順編號: 251154121   四角號碼:61014   UNICODE:54A5



基本字義

dié   ㄉㄧㄝˊ
  1. 咬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dit6hei3zat6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hi5[海陸豐腔]hi5
  • zhit7[客英字典]hi5
  • zhit7[臺灣四縣腔]hi5tsiit7

詳細解釋

  • dié

〈動〉

  1. 咬;嚙 [bite]
    1. 不咥人亨。——《易·履》。鄭注:“嚙也。”
  2. 又如:咥噬(咬食;吞吃)
  3. 另見 xì

其它字義

〈動〉

  1. 笑;譏笑 [smile;sneer at;mock]
    1.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。——《詩·衛風》
    2. 幾乎把百鴿嘴咥的笑出口來。——《歧路燈》
  2. 又如:咥咥(笑或譏笑的樣子);咥然(笑的樣子)
  3. 另見 dié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咥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許旣切,音欷。《說文》大笑也。《詩·衞風》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《傳》咥咥然笑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虛器切《正韻》許意切,音齂。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唏。 又《集韻》丑二切,音杘。義同。本作。 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脂利切,音至。齧也。 又《集韻》陟利切,音致。止也。《易·訟卦》咥,惕中吉。馬融讀。○按今本易訟有孚窒,惕中吉,作窒。 又《廣韻》丑栗切《集韻》敕栗切,音抶。《廣韻》笑也。《集韻》或作欪。 又《玉篇》虛吉切,音欯。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咭。 又《玉篇》大結切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徒結切,音姪。《玉篇》齧也。《易·履卦》履虎尾不咥人亨。《集韻》或作。 又《集韻》齧堅貌。 又《廣韻》笑也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丁結切,音窒。《廣韻》蛇咥氏,蕃姓。 又《集韻》馨夷切,音咦。大笑也。 又虛其切,音僖。與欪同。欪欪,戲笑貌。或作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咥
  • 大笑也。從口至聲。《詩》曰:“咥其笑矣。”許旣切。又,直結切

English

sound of a cat; bite; laugh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kyMw==.htm


咥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