垡

拼音:   注音: ㄈㄚˊ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 9

五筆86/98: WAFF   倉頡:OIG   鄭碼: NHB   電碼: 1012

筆順編號: 321534121   四角號碼:23104   UNICODE: 57A1



基本字義

  ㄈㄚˊ
  1. 耕地,把土翻起來:耕~。秋~地(秋耕)。
  2. 翻起來的地塊:曬~。打~。
  3. 量詞,相當于次,番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fat8[客英字典]fat8[海陸豐腔]fat8[梅縣腔]fat8

詳細解釋

〈動〉

  1. 耕地翻土 [turn up soil]
    1. 余期報恩后,謝病老耕垡。——唐· 韓愈《送文暢師北游》
  2. 又如:垡子地(方言。經翻耕的土地)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

  1. 翻耕過的土塊 [upturned soil]
    1. 逆垡擲豆,然后勞之。——《齊民要術·大豆》
  2. 又如:垡頭(方言。土塊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中》《土字部》 ·垡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越切,音伐。耕起土也。《韓愈詩》予期拜恩後,謝病老耕垡。 或從發,垡墢。亦作。

English

plow soil; place nam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g5OA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