廁

拼音:   注音:ㄘㄜˋ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6   總筆畫:8

五筆86/98: DMJK   倉頡:MBON   鄭碼: GGLK   電碼:0627

筆順編號: 13253422   四角號碼:71220   UNICODE: 5395



基本字義

(厠)

  ㄘㄜˋ
  1. 參與,混雜在里面:~身(謙辭,指參與某一部門工作)。雜~(混雜)。
  2. 大小便處:~所。
  3. 古同側,旁邊。

英漢互譯

lavatory   toilet  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i3
  • 潮州話:〖cê3(chhè)〗〖ce3(tshùr)「潮陽」cu3〗

詳細解釋

廁、厠 cè〈名〉

  1. (形聲。從廠( hǎn),則聲。“廠”,小篆字形象山崖,可以住人。“廠”作為漢字部首之一,常與“廣”( yǎn)通用,表示與房屋有關,如“廁”又寫作“厠”。本義:廁所)
  2. 同本義 [toilet]
    1. 厠,雜也。言人雜厠在上非一也。——《釋名·釋宮室》
    2. 沛公起如廁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  3. 又如:男廁;女廁;廁屋(廁溷。廁所);廁籌(廁簡。大便后用來拭糞的小木片片)
  4. 假借為“側”。旁邊 [side]
    1. 上踞厠視之。——《漢書·汲黯傳》。注:“厠,床邊側也。”
    2. 居霸陵,北臨厠。——《漢書·劉向傳》。注:“厠,側近水也。”
    3. 上居外臨厠。——《漢書·張釋之傳》。注:“岸之邊側也。”

詞性變化

廁 cè〈動〉

  1. 雜置;參與 [work in]。如:廁列(置于,列入);廁足;廁跡(插足,置身)
  2. 另見 si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寅集下》《廣字部》 ·廁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初吏切《正韻》初寺切,颸去聲。《說文》廁,淸也。《玉篇》圊溷也,雜也。《釋名》廁,言人雜在上,非一也。或曰溷,言溷濁也。或曰圊,至穢之處,宜常修治使潔淸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沛公起如廁。 又牀邊側謂之廁。《前漢·汲黯傳》衞靑侍中,上常踞廁視之。《註》應劭曰:牀邊側也。 又《韻會》高岸夾水曰廁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北臨廁。《註》服虔曰:廁側近水。 又《廣韻》閒也,次也。《史記·樂毅傳》廁之賔客之中。 又《集韻》察色切,音測。側也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廁足而墊之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九》《廣部》 ·廁
  • 清也。從廣則聲。初吏切

English

mingle with; toilet, lavatory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g0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