蕁

拼音:qián 注音: ㄑㄧㄢˊ

部首:  部外筆畫:6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6 簡體總筆畫:9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6 繁體總筆畫:12

五筆86/98: AVFU 倉頡:XTSMI 鄭碼:EXDS 電碼:7915

筆順編號: 122511124 四角號碼:44347 UNICODE: 8368



基本字義

(蕁)

qián  ㄑㄧㄢˊ
  1. 〔~麻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卵形,對生,開穗狀小花,莖、葉生細毛,皮膚接觸時會引起刺痛,莖皮纖維可以做紡織原料,亦可做麻繩;b.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。
  2. (蕁)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am4
  • 潮州話:徐音5胎庵5,cim5tam5(chhmthm)[澄海]cing5tang5(chhngthng)

詳細解釋

  1. 蕁、 qián
  2. 另見 xún(蕁麻疹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蕁
  • 《唐韻》徒含切,音譚。《說文》藩。《爾雅·釋草》蕁,藩。《註》蕁生山上,葉如韭,一曰蝭母。 又,海薻。《註》一名海蘿,如飛髮,生海中。 又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火上蕁,水下流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蕁
  • 藩也。從艸尋聲。,蕁或從爻。徒含切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蕃也。今本篆文無彡。誤。當是本作冘。俗加艸。本艸作沈直林切燔。說爾雅者謂卽今之知母。從艸。聲。各本作尋。誤。徒南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English

nettl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E5Mg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