嬮

拼音: yān   yàn   注音:ㄧㄢ ㄧㄢˋ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14   總筆畫:17

五筆86/98:DJEV   倉頡:MKV   鄭碼: GGSZ  

筆順編號:13251125111344531   四角號碼: 71244   UNICODE: 5B2E



基本字義

yān   ㄧㄢˉ
  1. 好。
  2. 和靜;安詳的樣子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jim1jim3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jam3[臺灣四縣腔]jam5[海陸豐腔]ram5

詳細解釋

  • yān

〈形〉(形聲。從女,厭聲。本義:美好) 同本義 [fine]

    1. 嬮,好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下》《女字部》 ·嬮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4
  • 《廣韻》一鹽切《集韻》於鹽切,音饜。《說文》好也。一曰和靜也。 又於豔切,音厭。嬮嬱,美貌。 又《廣韻》於葉切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靨。《博雅》好也。又靚娤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女部》 ·嬮
  • 好也。從女厭聲。於鹽切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TE2OA==.htm


嬮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