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人摸象

成語解釋

佛經故事;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;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;因此各人所說不一;爭論不休。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;看問題片面。

成語出處

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》:“有僧問:‘眾盲摸象,各說異端,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?’”
成語簡拼mrmx
成語注音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ㄧㄤˋ
成語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

發音讀音

盲人摸象發音
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
成語用法

主謂式;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含貶義
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
產生年代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摸,不能讀作“mē”。
成語辨形盲,不能寫作“肓”。
成語辨析~與“管中窺豹”有別:~含貶義;不作自謙之詞;管中窺豹常作自謙之詞;是中性成語。

近義詞

管中窺豹坐井觀天

反義詞

洞察一切、仰視觀察

成語例子

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,看問題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斷,應了解事物的全貌。
英語翻譯draw a conclusion from incomplete data
成語謎語舜父撫愛幼子
成語故事
 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,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,國王名叫鏡面王。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,每天都拜佛誦經,十分虔誠。可是,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,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,人心混亂,是非不明,很不利于國家的治理。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,于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: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。鏡面王吩咐侍臣說:“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。”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,帶領他們來到王宮。
 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:“大王,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。”鏡面王說:“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,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,然后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。”
  第二天上午,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,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,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。不一會,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,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。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:“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?”盲人們齊聲回答說:“我摸到大象了!”鏡面王又說:“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樣的!”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:“稟告圣明的國君,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圓桶。”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:“大王,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。”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:“大王,大象確實像大鼓。”隨后,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,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,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說大象像棍杖,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。最后,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:“圣明的大王,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。”一群盲人分成了幾伙,吵吵嚷嚷,爭論不休,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。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:“大王!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!”這時,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,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。


引用地址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6/chengyu/8443.htm

簡體版本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2/ODQ0Mw==.htm


上一個成語: 面目全非 下一個成語: 迷離惝恍


正在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