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菜豆树(学名:Radermacherayunnanensis)为紫葳科菜豆树属的植物,为中国的特有植物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750米至1,100米的地区,一般生长在箐沟或山坡密林处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 形态特征 小乔木,高达16米,树皮灰黑色。23回羽状复叶,长达70厘米;小叶卵形,长49厘米,宽25厘米,顶端尾状长渐尖,基部楔形,微偏斜,全缘,上面密生小白腺点,下面密被极小凹穴,小叶基部常在一侧散生少数圆形腺点,侧脉57对,在背面突起,脉上有纤毛;侧生小叶柄长05毫米,顶生小叶柄长12。5厘米。顶生聚伞状圆锥花序。花萼筒长3厘米,直径不足1厘米,萼齿5,长三角形,长12毫米。花冠白色至淡黄色,长7。59厘米。雄蕊4,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。蒴果长圆柱形,绿色,近木质,成熟时灰黑色,长50厘米左右,粗约1012毫米,密被白色细小皮孔,粗糙。种子椭圆形,连翅长1417毫米,宽35毫米。花期45月,果期8一11月。 本种近菜豆树R。sinica(Hance)Hemsl。,不同点在于叶表面密生小白色腺点,背面被极小的凹穴,小叶基部常在一侧散生腺点;果粗1012毫米,密生白色细小皮孔。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501100米的箐沟、山坡密林处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景东。 分布范围 产云南(泸水、景东、临沧、凤庆、屏边、西畴、麻栗坡、富宁)。 主要价值 叶、根、果治高热痛,胃痛,跌打扭挫伤,骨折,痈疖;毒蛇咬伤(叶或果外敷)。 【佤药】考打西喂:叶、奶、果用于高热病,胃痛,跌打扭伤,痈疖,毒蛇咬伤《滇药录》。考达希骨:根治疗胃痛,跌打扭伤,骨折,痈疖;叶用于毒蛇咬伤《滇省志》。 树皮:清热解毒。用于痉挛性腹痛,痢疾,呕吐,腹胀,喘咳,高热,胃痛。
造句:滇菜豆树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
造句:滇菜豆树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