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fa fa
部首:又
部首筆畫:2
總筆畫:5
筆順:折撇折捺捺
詳細釋義
讀fa時
①<動>把箭射出去;發射。《賣油翁》:“見其發矢十中八九。”
②<動>出發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今太子遲之,請辭決矣,遂發。”
③<動>派遣;派出。《赤壁之戰》:“孤當續發人眾,多載資糧。”
④<動>征發;征調。《西門豹治鄴》:“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。”
⑤<動>興起;發生。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:“舜發于畎畝之中。”
⑥<動>生長;長出。王維《相思》:“春來發幾。”
⑦<動>發布;頒布。《殽之戰》:“遂發命,遽興姜戎。”
⑧<動>發送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使人發書至趙王。”
⑨<動>發作;抒發。《五人墓碑記》:“扼腕墓道,發其志士之悲哉。”
⑩<動>撥動;發起;起事。《張衡傳》:“雖一龍發機,而七首不動。”《蘇武》:“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。”
⑾<動>開啟;打開。《寡人之于國也》:“涂有餓殍而不知發。”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發圖,圖窮匕首見。”
⑿<動>啟發;闡明。《論語.述而》: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。”
⒀<動>表現;顯露;泄露。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:“征于色,發于聲。”
⒁<動>開發;發掘。《促織》:“于敗叢草處,探石發穴,靡記不施。”
⒂<動>分發。《嚴監生和嚴貢生》:“知縣準了狀子,發房出了差來到嚴家。”
⒃<動>開放。《醉翁亭記》:“野芳發而幽香。”
⒄<動>點燃,燃放。《柳毅傳》:“人以火為神圣,發一燈可燎阿房。”
⒅<量>⒈支,顆。《漢書.匈奴傳》:“弓一張,矢四發。”⒉次;下。《柳毅傳》:“然后叩樹三發,當有應者。”
【注】本詞條古代寫作“發”。
讀fa時
①<名>頭發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發盡上指冠。”
②<量>長度單位,十毫為一發。《促織》:“簾內擲一紙出,即道人意中事,無毫發爽。”
【注】本詞條古代寫作“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