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de de dei
部首:彳
部首筆畫:3
總筆畫:11
筆順:撇撇豎豎折橫橫橫橫豎捺
詳細釋義
讀de時
①<動>獲得;得到;取得。與“失”相對。《魚我所欲也》:“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”《垓下之戰》:“漢皆已得楚乎?”
②<動>貪求;貪得。《論語.季氏》:“戒之在得。”
③<名>心得;收獲。《游褒禪山記》:“古人之觀于天地,……往往有得。”
④<形>得意;滿足。《蘭亭集序》:“當其欣于所遇,暫得于己,快然自足。”
⑤<動>領會;理解。《朝三暮四》:“宋有狙公者,愛狙,養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,狙亦得公之心。”
⑥<形>合適;恰當。《六國論》:“此言得之。”
⑦<動>實現;達到。《信陵君竅符救趙》:“自王以下,欲求報其父仇,莫能得。”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。”
⑧<動>能;能夠。《垓下之戰》:“項王自度不得脫。”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“以是人多以書假余,余因得遍觀群書。”
⑨<副>應該;應當。《鴻門宴》:“君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”
⑩<助>表示完成或補充說明結果。《琵琶行》:“十三學得琵琶成,名屬教坊第一部。”《永遇樂.京口北固亭懷古》: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。”
⑾<副>必須。《紅樓夢》:“這件事還得你去才弄的明白。”
【得非】同“得無”,莫不是。
【得無】副詞。⒈莫非;該不會。⒉能不;怎么能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