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

拼音:zhì 注音:ㄓˋ

部首:  部外筆畫:4 總筆畫: 8

五筆86/98: QOU 倉頡: BF 鄭碼:RSUO 電碼: 3511

筆順編號:35444334 四角號碼:27809 UNICODE: 7099



基本字義

zhì   ㄓˋ
  1. 烤:~兔。焚~忠良。~手可熱(熱得燙手,喻權貴氣焰很盛)。
  2. 烤肉:膾~人口(美味人人愛吃,喻好的詩文、事物大家都稱贊)。
  3. 喻受到熏陶:親~(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)。

英漢互譯

roast 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zek3zik3
  • 客家話:[寶安腔]zak7[客語拼音字匯]zag5[海陸豐腔]chak7[客英字典]chak7[臺灣四縣腔]zak7[梅縣腔]zhak7[陸豐腔]chak7

詳細解釋

  • zhì

〈動〉

  1. (會意。從肉從火。小篆字形,肉在火上烤。本義:燒烤,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)
  2. 同本義 [broil;roast]
    1. 炙,炮肉也。從肉,在火上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炮當作灼。
    2. 火傍作庶為炙字,凡傅于火曰燔,母之而加于火曰炙,裹而燒者曰炮。柔者炙之,乾者燔之。——《顏氏家訓》
    3. 毋嘬炙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。疏:“火灼曰炙。”
    4. 以烹以炙。——《禮記·禮運》
    5. 置匕首魚炙之腹中。——《史記·刺客傳》
    6. 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瓠葉》
    7. 飲醇酒,炙肥牛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西門行》
  3. 又如:炙煿(烤爆。比喻受折磨);炙肉(烤肉);炙羊(烤羊肉);炙鼠(烤鼠);炙魚(燒魚)
  4. 燒灼人體 [burn body]
    1. 翼侯炙。——《韓非子·難言》
    2. 炙胡巫上林中。——《漢書·戾太子傳》。注:“燒也。”
    3. 而況于親炙之者乎。——《孟子》
  5. 又如:炙面(燒灼面孔);炙灼(燒灼)
  6. 曝曬 [expose to the sun]
    1.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,欲獻之至尊。——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
  7. 又如:炙灼(曝曬);炙浪(烤人的熱浪);炙陽(讓太陽曝曬)
  8. 受熏陶 [be nurtured]
    1. 久仰芳名,無由親炙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  9. 中藥炮制法之一。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,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 [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]
    1. 炙甘草八分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
詞性變化

  • zhì

〈名〉烤熟的肉食 [roast meat]

    1. 把吃剩的殘羹冷炙,翻的各處都是。——《官場現形記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中》《火字部》 ·炙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4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石切,音隻。《說文》炮肉也。從肉,在火上。《詩·小雅·瓠葉傳》炕火曰炙。《書·泰誓》焚炙忠良。《疏》焚,炙,俱燒也。 又《詩·大雅》旣之隂女,反予來赫。《傳》赫,炙也。《疏》王肅云:我隂知汝行矣。乃反來赫炙我,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。 又親近也。《孟子》況於親炙之者乎。《註》親近而薰炙之也。 又《玉篇》熱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夜切,音蔗。義同。 又《唐韻正》古音之恕反。《枚乗·兔園賦》於是從容安步,鬭雞走兔,俛仰釣射,煎熬炮炙,極樂到暮。射音樹。 又葉陟略切。《詩·小雅》執爨踖踖,爲俎孔碩,或燔或炙。《朱傳》踖,葉七略反,碩,葉常約反,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葉。又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,君子有酒,酌言酢之。又《大雅》醓醢以薦,或燔或炙。嘉殽臄,或歌或咢。《朱註》薦,葉卽略反。 《說文》籀文作。枚乘《菟園賦》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》《炙部》 ·炙
  • 炮肉也。從肉在火上。凡炙之屬皆從炙。,籒文。之石切

English

roast, broil; toast; cauteriz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TI3Nw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