恢

拼音:huī   注音:ㄏㄨㄟ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6   簡體總筆畫: 9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NDOY   倉頡:PKF   鄭碼:UGUO   電碼: 1863

筆順編號:442134334   四角號碼: 94089   UNICODE: 6062



基本字義

huī   ㄏㄨㄟˉ
  1. 〔~復〕變成原來的樣子,如“健康已經~~”。
  2. 弘大,發揚:~張。~弘。~廓。

英漢互譯

extensive   vast  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fui1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foi1kwui1[東莞腔]foi1[客語拼音字匯]foi1kui1[海陸豐腔]foi1kui1[梅縣腔]foe.1[寶安腔]foi1[臺灣四縣腔]foi1fi1kui1

詳細解釋

  • huī

〈形〉

  1. (形聲。從心,灰聲。本義:志氣大;大;廣大)
  2. 同本義 [(ambition) great;high]
    1. 恢,大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不恢于夏家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
    3. 恢郭也。——《公羊傳·文公十五年》
    4. 配稷契兮恢唐功。——《楚辭·守志》
    5. 恢恑譎怪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    6. 酒量猶恢。——李曾伯《沁園春》
    7. 以無厚入有間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——《莊子·養生主》
  3. 又如:恢偉(壯偉,魁偉);恢奇(雄偉杰出的樣子);恢臺(廣大的樣子);恢卓(寬大,高明);恢恢(寬大廣闊的樣子);恢郭(寬大的外城)
  4. 同“詼”。詼諧;怪誕 [humorous]。如:恢諧(詼諧);恢謔(詼諧戲謔);恢詭(荒誕怪異);恢誕(浮夸怪誕)

詞性變化

  • huī

〈動〉

  1. 擴大;發揚 [expand]
    1. 恢,大之也。——《增韻》
    2. 恢弘志士之氣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  2. 又如:恢拓(擴大,開拓);恢張(推廣,擴展);恢大(弘大);恢拓(拓展,開拓擴展);恢宣(廣為發揚)
  3. 恢復 [restore]
    1. 就西粵恢中原,則一隅甚大。—— 顧炎武等輯《東明見聞錄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上》《心字部》 ·恢 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唐韻》苦回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枯回切,音魁。《說文》大也。從心灰聲。《韻會》謂志大也。 又《增韻》大之也。 又《玉篇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苦虺切。《集韻》大也。一曰恢恑,譎怪。 又葉空胡切,音枯。《道藏歌》五老監戒,心端情自恢。身度水火官,名入九龍廬。 或作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》《心部》 ·恢
  • 大也。從心灰聲。苦回切

English

restore; big, great, immense, vast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DQ1MQ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