怫

拼音: 注音: ㄈㄨˊ

部首:  部外筆畫:5 總筆畫:8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5 簡體總筆畫: 8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NXJH 倉頡: PLLN 鄭碼:UYND 電碼: 1844

筆順編號:44251532 四角號碼:95027 UNICODE: 602B



基本字義

  ㄈㄨˊ
  1. 忿怒的樣子:~郁(a.憤懣;b.心情不舒暢)。~然作色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fai3fat6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fui5fut7[臺灣四縣腔]fut7[客語拼音字匯]fud5[寶安腔]fut7[海陸豐腔]fut7
  • 潮州話:何溫4(忽)

詳細解釋

  • fèi

〈名〉

  1. 憤怒 [indignation;anger]
    1. 我怫然而怒。——《莊子·德充符》
  2. 又如:怫然(憤怒的樣子);怫恕(憤怒);怫恚(憤怒)

詞性變化

  • fèi

〈動〉

  1. 通“悖”( bèi)。違反,逆亂 [violate;transgress]
    1. 五家之文怫異,維太初之元論。——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
    2. 知權者不以常人怫吾慮。——柳宗元《斷刑論》
  2. 又如:怫志(逆亂的心志)
  3. 另見 fú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上》《心字部》 ·怫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廣韻》扶沸切《集韻》父沸切,音費姓之費。《集韻》怫,心不安也。 又《集韻》芳未切。音費。耗之費忿貌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怫然作色。 又《玉篇》《廣韻》符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勿切,音佛。《說文》鬱也。《魏樂府苦寒行》我心何怫鬱。 又或作弗。《前漢·溝洫志瓠子歌》魚弗鬰兮柏冬日。 亦作沸。《史記·河渠書瓠子歌》作沸鬱。 又《字彙補》蒲沒切,音悖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五家之言怫異。言五家之文,各相悖異不同也。索隱讀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》《心部》 ·怫
  • 鬱也。從心弗聲。符弗切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也。各本作鬱。誤。者、芳艸築以煑之。引申爲凡抑之偁。瓠子歌曰。魚弗鬱兮柏冬日。弗者、怫之借字。從心。弗聲。符弗切。十五部。

English

sorry, anxious; depressed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ODQxMQ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