坺

拼音: 注音:ㄈㄚˊ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5 總筆畫: 8

五筆86/98:FDCY 倉頡:GIKK 鄭碼: BGXS 

筆順編號:12113544 四角號碼:43147 UNICODE:577A



基本字義

  ㄈㄚˊ
  1. 古同垡。
  2. 塵。
  3. 古地名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paat6pet6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fat8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中》《土字部》 ·坺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越切,音伐。地名。 又蒲撥切,音跋。《說文》治也。一曰臿土謂之坺。 又《集韻》北末切,音茇。發土也。《周語》王耕一坺。亦作墢。*考證:〔《說文》治也。一曰,鍤土謂之坺。〕 謹照原文鍤土改臿土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三》《土部》 ·坺
  • 治也。一曰臿土謂之坺。《詩》曰:“武王載坺。”一曰塵皃。從土犮聲。蒲撥切

English

(Cant.) classifier for soft masses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g2OA==.htm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