潵

拼音:sàn   sǎ   注音:ㄙㄢˋ ㄙㄚˇ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12   總筆畫:15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12   簡體總筆畫: 15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IAET   倉頡:ETBK   鄭碼: VEQM   電碼:3411

筆順編號:441122125113134   四角號碼: 38140   UNICODE:6F75



基本字義

sàn   ㄙㄢˋ
  1. 水散開。

詳細解釋

〈名〉古水名 [Sa River] 。在今河北遷安縣境內。其北尚有地名潵河橋


詞性變化

〈動〉散落,灑 [spill]。如:潵骨池(舊時火化場里供潵骨灰的池子)
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潵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  • 《集韻》先旰切,音繖。水散也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zM3MQ==.htm


潵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