撽

拼音: qiào   yāo   jī   注音:ㄑㄧㄠˋ ㄧㄠ ㄐㄧ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13   總筆畫:16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13   簡體總筆畫:16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RRYT   倉頡: QHSK   鄭碼: DNSM  

筆順編號:1213251141533134   四角號碼: 58040   UNICODE: 64BD



基本字義

qiào   ㄑㄧㄠˋ
  1. 從旁邊敲打:“~以馬捶,因而問之。”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gik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git7kau1[客英字典]kau5git7[臺灣四縣腔]git7kau1[梅縣腔]kau5

詳細解釋

摮 qiào〈動〉

  1. 從旁邊敲打 [beat sideway]
    1. 摮,旁擊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2. 字亦作撽、作摮
    1. 以斗摮而殺之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宣公六年》
    2. 撽以馬捶,因而問之。——《莊子·至樂》
  3. 驅使 [drive]。如:撽遂(驅使成熟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撽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3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吉歷切。同擊。 又《集韻》口敎切,敲去聲。義同。《莊子·至樂篇》撽以馬捶。《註》擊也。 又堅堯切,音驍。遮也,與邀同。一說字變體。本從敫。敫字從攴作。又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jUwMQ==.htm


撽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