抾

拼音:   注音:ㄑㄩ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5   總筆畫: 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5   簡體總筆畫:8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RFCY   倉頡:QGI   鄭碼:DBZS  

筆順編號:12112154   四角號碼:54032   UNICODE:62BE



基本字義

  ㄑㄩˉ
  1. 驅除;除去。
  2. 雙手捧。
  3. 捕捉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gip3keoi1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ki1[臺灣四縣腔]ki1[梅縣腔]giap7[海陸豐腔]ki1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抾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於切,音祛。《揚子·方言》抾摸,去也,猶言持去也。一曰捧也。 又《唐韻》去劫切《集韻》乞業切,音怯。持也,挹也。《揚雄·校獵賦》抾靈蠵。《註》挹取也。又音祛。 又《唐韻》去其切《集韻》丘其切,音欺。兩手挹也。 又《集韻》訖業切,音劫。亦持也。《後漢·馬融·廣成頌》抾封豨。《註》抾,劫古字通。或作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jA0NQ==.htm


抾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