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

拼音: jiāng   注音: ㄐㄧㄤ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 9

五筆86/98: UGVF   倉頡: TGV   鄭碼: UCZM   電碼: 1203

筆順編號:431121531   四角號碼:80404   UNICODE: 59DC



基本字義

jiāng   ㄐㄧㄤˉ
  1. 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莖黃色,味辣,可供調味用,亦可入藥:生~。~湯。
  2. 姓。

英漢互譯

ginger  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goeng1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giong1[寶安腔]giong1[客語拼音字匯]giong1[臺灣四縣腔]giong1[客英字典]giong1[海陸豐腔]giong1[陸豐腔]giong1
  • 潮州話:〈姓〉giang1(kiang),gien1/gion1(kie)

詳細解釋

  • jiāng

〈名〉

  1. (形聲。從女,羊聲。本義:水名。姜水)
  2. 同本義 [Jiang River]
    1. 岐水經 姜氏城為 姜水。——《水經注·渭水》注
    2. 黃帝以 姬水成, 炎帝以 姜水成。——《國語》
    1. 姜,神農居 姜水,以為姓。——《說文》
  3. 又如:姜太公釣魚(姜子牙世稱姜太公,即呂尚。曾輔佐周文王、周武王滅商。后被封為齊侯。傳說姜子牙在渭水邊釣魚的時候,釣繩端的直釣不設餌。歇后用法,愿者上鉤,指事情出于自愿)
  4. [形]∶通“咧”。強 [strong]。如:姜姜(逞強爭斗的樣子。)姜:通“咧”

詞性變化

薑 jiāng〈名〉

  1. 生姜 [ginger]
    1. 楠梓姜桂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  2. 一種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( Zingiber officinate ),作一年生栽培。須根不發達,根莖肥大,呈不規則塊狀,灰白或黃色,有辛辣味,可作蔬菜、調料,亦入藥
    1. 不撤姜食,不多食。——《論語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下》《女字部》 ·姜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良切,音疆。神農居姜水,以爲姓,其後爲齊甫,申呂,紀許,向芮。 又不姜,水名。《山海經》不姜之水,黑水窮焉。《柳宗元·天對》盈盈黑水,窮于不姜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女部》 ·姜
  • 神農居姜水,以爲姓。從女羊聲。居良切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神農凥姜水。因爲姓。晉語。司空季子曰。昔少典娶于有蟜氏。生黃帝、炎帝。黃帝以姬水成。炎帝以姜水成。成而異德。故黃帝爲姬。炎帝爲姜。韋注。成、謂所生長以成功也。渭水篇注曰。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爲姜水。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姜姓。母女登遊華陽。感神而生炎帝。長於姜水是其地。按姜姬字、葢後所製。從女。羊聲。居良切。十部。

English

surname; ginger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NDgyMA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