咈

拼音: 注音: ㄈㄨˊ

部首:  部外筆畫:5 總筆畫: 8

五筆86/98:KXJH 倉頡: RLLN 鄭碼: JYND 電碼: 0734

筆順編號:25151532 四角號碼:65027 UNICODE:5488



基本字義

  ㄈㄨˊ
  1. 古同拂,違逆,乖戾。
  2. 吵擾。
  3. 象聲詞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fat1fat6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fut7[海陸豐腔]fut7[客英字典]fut8[臺灣四縣腔]fut7

詳細解釋

〈動〉不服從或不順從 [disobey]

    1. 咈人之耳,違人之意。 ——三國 魏· 桓范《世要論·諫爭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咈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廣韻》符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勿切,音佛。《說文》違也。《廣韻》戾也。《書·堯典》帝曰:吁咈哉。又《大禹謨》罔咈百姓,以從己之欲。又《伊訓》從諫弗咈。又《微子》咈其耇長舊有位人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通作佛、拂。○按《曲禮》:獻鳥者佛其首。《學記》:其求之也佛。《釋文》云:佛本又作拂,不云同咈。《廣韻》三字亦各分見,然其違戾之義實相同,當從《韻會》《正韻》。又《玉篇》引易咈經于丘,今本易頤卦作拂。 又《集韻》薄宓切,音弼。義同。 又《字彙》步昧切,音倍。《釋名》轡咈也,牽引咈戾以制馬也。○按《釋名》解轡之義,非謂轡有咈音也,《正字通》駁之,是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咈
  • 違也。從口弗聲。《周書》曰:“咈其耇長。”符弗切

English

oppos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g1OA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