弢

拼音:tāo 注音: ㄊㄠ

部首:  部外筆畫:5 總筆畫: 8

五筆86/98:XBHC 倉頡:NUE 鄭碼: YZZX 電碼: 1718

筆順編號:51552254 四角號碼:12247 UNICODE: 5F22



基本字義

tāo   ㄊㄠˉ
  1. 同韜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tou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tau1to1[客英字典]tau1[臺灣四縣腔]tau1to1

詳細解釋

  • tāo

〈名〉

  1. (會意。從弓,比( tāo),象下垂的裝飾物。本義:弓袋)
  2. 同本義 [bow case]
    1. 弢,弓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弢無弓。——《國語·齊語》
    3. 矢服謂之弢。——《小爾雅》
    4. 吾伏弢嘔血,鼓音不衰。——《左傳》
  3. 囊;套子 [case]
    1. 乃內旌于弢中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
  4. 韜略,用兵的謀略 [military strategy]
    1. 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。——《莊子·徐無鬼》
    2. 《周史六弢》六篇。——《漢書·藝文志》

詞性變化

  • tāo

〈動〉

  1. 通“韜”。隱藏 [cover up]
    1. 弢跡匿光。——陸機《漢高功臣頌》
  2. 又如:弢弓(藏弓入弢);弢光(弢跡匿光的省語。指隱藏光采才華,不表露于外);弢跡(收斂形跡);弢鈴,弢藏(隱藏);弢斂(收斂,斂藏)
  3. 束縛;禁錮 [tie up]
    1. 解其天弢。——《莊子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寅集下》《弓字部》 ·弢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唐韻》土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刀切,音叨。《說文》弓衣也。從弓,從。垂飾,與同意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鄢陵之戰,楚共王召養由基,使射呂錡,中項伏弢。《註》弢,弓衣也。 又旌囊也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內旌於弢中。《疏》弢是盛旌之囊也。 又六弢,書名。與韜通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從說之,則以金版六弢。《釋文》司馬崔云:金版六弢,皆周書篇名。或云祕識也。又作六韜。*考證:〔《莊子·徐無鬼》從說之,則以金版六弢。《註》司馬雀云,金版六弢,皆周書篇名。或云,祕截也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釋文。雀改崔。截改識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弓部》 ·弢
  • 弓衣也。從弓從。,垂飾,與同意。土刀切

English

bow case; scabbard; sheath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QyNQ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