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

拼音: 注音:ㄐㄩˋ

部首:  部外筆畫:1 總筆畫:4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 1 簡體總筆畫: 4

繁體部首: 繁體部外筆畫:2 繁體總筆畫:5

五筆86/98:AND 倉頡: SS 鄭碼: HXVV 電碼:1565

筆順編號: 1515 四角號碼:71717 UNICODE:5DE8



基本字義

  ㄐㄩˋ
  1. 大,很大:~大。~人(a.身材異常高的人;b.童話里指比一般人高大,有神力的人;c.喻有巨大影響和貢獻的人)。~匠(泛稱在科學或文藝上有極大成就的人)。~子(a.中國戰國時墨家學派領袖的尊稱;b.在某方面卓有成就,有聲望的人)。艱~。
  2. 姓。

英漢互譯

gigantic huge 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geoi6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ki3ki1gi3[東莞腔]ki1[梅縣腔]ki3[陸豐腔]gi5[海陸豐腔]gi1gi3ki1ki3[客語拼音字匯]gi4ki1[寶安腔]ki1[臺灣四縣腔]gi1gi3ki1ki3

詳細解釋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金文字形,是“矩”的本字,象人持矩形。本義:畫直角方形用的工具)
  2. 同本義。后作“矩” [carpenter’s rule]
    1. 巨,規巨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。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    3. 成功之術,必有巨矱。——《管子·宙合》
  3. 又如:巨矱(法度。同“矩矱”)
  4. 通“距”。距離 [distance]
    1. 守為臺城,以臨羊黔,左右出巨,各二十尺。——《墨子》

詞性變化

〈形〉

  1. 大;很大 [great;huge;gigantic;tremendous]
    1. 巨,大也。——《小爾雅》
    2. 力士舉巨囊。——《公羊傳·哀公六年》
    3. 右巨指鉤弦。——《儀禮·大射儀》
    4. 穹崖巨谷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    5. 巨石巋然。
    6. 巨幅懸之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    7. 巨彈墮地。
    8. 勸輸巨室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  2. 又如:巨響(極大的響聲);巨指(大指);巨港(大港);巨室(大廈,大屋;公卿大夫之家);巨蠹(喻禍國殃民的大奸)
  3. 多,數量大 [enormous]。如:巨萬(萬萬之數。形容數目很大);巨金(大批錢財;大錠銀子);巨千(為數甚多)
  4. 粗;粗大;粗略 [coarse]。如:巨屨(粗糙的鞋子)
  5. 高超、杰出 [super]。如:巨川材(濟世大才);巨手(高手,喻指杰出的人物);巨公(皇帝的特稱;太師;大人師)

〈副〉

  1. 通“詎”。豈,難道 [Does it mean… Shouldn't it be…]
    1. 沛公不先破關中兵,公巨能入乎——《漢書·高帝紀》
  2. 又如:巨能(豈能)
  3. 最 [very]
    1. 言不盡于此,頗難悉載,故粗舉其巨怪者。——曹植《辯道論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寅集中》《工字部》 ·巨 ·康熙筆畫:5 ·部外筆畫:2
  •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其呂切《集韻》臼許切,渠上聲。《說文》巨也。從工,象手持之。 又《玉篇》大也。《孟子》爲巨室。 又巨萬,數也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京師之錢累巨萬。《註》巨萬,今萬萬。 又姓。《何氏姓苑》巨氏出南昌。《廣韻》漢有巨武,爲荊州刺史。又巨毋,複姓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有奇士,長丈,大十圍,自謂巨毋霸。莽更其姓,曰巨母氏。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。《後漢·光武紀》作巨無霸。 又《韻會》通作鉅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庶人之富者累鉅萬。《李賀·高軒過詩》文章鉅工。 又與詎同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公巨能入乎。《師古曰》巨讀曰詎,猶豈也。 又《類篇》求於切,音蕖。未央也。《韻會》亦作渠。詩小雅庭燎註,夜未渠央。義與遽同,言未便至夜也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五》《工部》 ·巨
  • 規巨也。從工,象手持之。榘,巨或從木、矢。矢者,其中正也。,古文巨。其呂切

文四 重三


English

large, great, enormous; chief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M5NA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