奊

拼音:xié 注音:ㄒㄧㄝˊ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6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 6 簡體總筆畫:9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 7 繁體總筆畫:10

五筆86: FFGY 五筆98: FFNY 倉頡:VGK 鄭碼:BBAS 

筆順編號: 121121154 四角號碼:24804 UNICODE:594A



基本字義

xié   ㄒㄧㄝˊ
  1. 斜,頭不正的樣子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giet7[臺灣四縣腔]giet7[海陸豐腔]giet7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下》《大字部》 ·奊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胡結切《韻會》奚結切,音頡。頭衺骫也。一曰無志分。《賈誼·治安策》奊詬亡節。 又《集韻》力結切,音捩。奊,頭衺態。一曰多節目也。 又人名。齊有慶奊。 又扶畦切,音眭。傾頭作態。 又渠龜切,音逵。《博雅》眷奊,顧也。別又作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》《夨部》 ·奊
  • 頭衺、骫奊態也。從夨圭聲。胡結切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M1NA==.htm


奊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