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

拼音: lián   注音: ㄌㄧㄢˊ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7   總筆畫: 10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7   簡體總筆畫:10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 7   繁體總筆畫:11

五筆86/98: LPK   倉頡:YJWJ   鄭碼: FKW   電碼:6647

筆順編號:1251112454   四角號碼: 35300   UNICODE: 9023



基本字義

"lián   ㄌㄧㄢˊ
"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lin4
  • 客家話:[沙頭角腔]lien2[東莞腔]len2[海陸豐腔]lien2[客語拼音字匯]lian2[寶安腔]len2[梅縣腔]lien2[客英字典]lien2[陸豐腔]lian3[臺灣四縣腔]lien2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酉集下》《辵字部》 ·連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7
  • 《唐韻》力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陵延切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漣。《說文》員連也。《玉篇》合也,及也。《廣韻》續也,還也。《集韻》屬也。《正韻》接也。《詩·大雅》執訊連連。《朱傳》屬續貌。《禮·王制》十國爲連,連有帥。《齊語》四里爲連,十連爲鄕。《後漢·韓康傳》連徵不至。 又姻親爲連。《史記·尉佗傳》及蒼梧秦王有連。《註》有連者,連姻也。 又黏鳥曰連。《淮南子·覽訓》連鳥于百仞之上。 又連尹、連敖,皆楚官名。《左傳·襄十五年》屈蕩爲連尹。《史記·淮隂侯傳連敖註》楚司馬官也。 又連山,易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卜》掌三易之法,一曰連山。《註》其卦以純艮爲首,山上山下,是名連山。 又鉛之未鍊者曰連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長沙出連錫。 又祈連,山名。《前漢·霍去病傳》出北地,至祈連山。《註》卽天山也。 又《韻會》州名。漢屬桂陽郡,隋置連州。 又姓。《左傳·莊八年》齊有連稱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展切,音斂。難也。《易·蹇卦》往蹇來連。《註》連,亦難也。又遲久之意。 又《集韻》連彥切,音摙。《禮·玉藻》連用湯。《註》連,猶釋也。以湯洗足垢,乾潔其體也。 又《集韻》郞旰切,音爛。連石,山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至于連石。 又葉離珍切,音鄰。《陸雲·夏府君誄》祈祈縉紳,泣涕留連。故作斯誄,著之不泯。泯音民。*考證:〔《史記·尉陀傳》及蒼梧秦王有連。《註》有連者,連姻也。〕 謹照原文尉陀改尉佗。〔《前漢·霍光傳》去北地,遂入祈連山。〕 謹照前漢書原文霍光改霍去病。去北地改出北地。遂入改至字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辵部》 ·連
  • 員連也。從辵從車。力延切

English

join, connect; continuous; even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E3MA==.htm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