邇

拼音:ěr   注音:ㄦˇ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5   總筆畫: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5   簡體總筆畫: 8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5   繁體總筆畫: 9

五筆86/98: QIPI   倉頡: YNF   鄭碼:WRKO   電碼: 6705

筆順編號:35234454   四角號碼:37309   UNICODE: 8FE9



基本字義

(邇)

ěr  ㄦˇ
  1. 近:~來(近來)。遐~聞名(形容名聲大,“遐邇”,即“遠近”)。~言(淺顯說話)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ji5
  • 潮州話:而余2(耳)

詳細解釋

邇 ěr〈形〉

  1. (形聲。從辵( chuò),爾聲。本義:近)
  2. 同本義 [near]
    1. 邇,近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柔遠能邇。——《虞書》
    3. 父母孔邇。——《詩·周南·汝墳》
    4. 節遠邇之期也。——《禮記·郊特性》
    5. 戎事不邇女器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
    6. 既而敵行益邇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    7. 舉類邇而見義遠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  3. 又如:邇來(近來);遐邇(遠近);邇人(近人;親近的人);邇日(近日;近來);邇年(猶近年);邇狹(近);邇時(近時,近來)
  4. 淺 [shallow]
    1. 維邇言是聽,維邇言是爭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小旻》
  5. 又如:邇文(淺近的文章)

詞性變化

邇 ěr〈動〉

  1. 接近 [approach]
    1. 公正則不邇讒邪。——韓愈《釋言》
  2. 又如:邇月(接近一個月的時間);邇續(猶接近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酉集下》《辵字部》 ·邇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5
  • 同邇,俗省。*(邇)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兒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忍氏切《正韻》忍止切,音爾。《說文》近也。《書·舜典》柔遠能邇。《詩·周南》父母孔邇。《左傳·文十七年》以、蔡之密邇於楚。 又通作爾。《詩·大雅》莫遠具爾。《註》爾,近也。《儀禮·燕禮》君南鄕爾卿,卿西面北上爾大夫。《註》揖而移之近之也。 《說文》別作,俗省作邇、。字從臸作。*(邇)考證:〔《左傳·文十七年》以陳蔡之密邇。〕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辵部》 ·邇
  • 近也。從辵爾聲。邇,古文邇。兒氏切〖注〗,亦古文邇。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近也。見釋詁、小雅毛傳。從辵。爾聲。兒氏切。三百篇在十五部。漢人在十六部。

English

be near, be close; recently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zExMg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