薧

拼音: hāo kǎo 注音:ㄏㄠ ㄎㄠˇ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13 總筆畫:16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 13 簡體總筆畫:16

繁體部首: 繁體部外筆畫: 13 繁體總筆畫:19

五筆86/98:AYPX 倉頡:TYRP 鄭碼:ESRR 電碼: 9118

筆順編號: 1224125145135435 四角號碼: 44212 UNICODE:85A7



基本字義

hāo   ㄏㄠˉ
  1. 〔~里〕墳墓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haau2hou1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薧 ·康熙筆畫:19 ·部外筆畫:13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苦浩切,音考。乾魚。《周禮·天官·庖人》辨魚物爲鱻薧。《本草釋名》鮑魚,《禮記》謂之薧。 又《禮·內則》菫、荁、枌、楡、免、薧,滫瀡以滑之。《註》免,新生者。薧,乾也。 又《集韻》口到切,音靠。義同。 又通蒿。《唐韻》薧里,死人里也。*考證:〔《禮·內則》菫荁枌楡,兔薧滫瀡以滑之。〕 謹照原文兔改免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四》《死部》 ·薧
  • 死人里也。從死,蒿省聲。呼毛切

English

dried food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gwNA==.htm


薧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