茲

拼音: 注音:

部首:  部外筆畫:6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6 簡體總筆畫: 9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 6 繁體總筆畫:12

五筆86/98: AXXU 倉頡: TVII 鄭碼: EZZZ 電碼: 5417

筆順編號: 122554554 四角號碼: 44732 UNICODE: 8332



基本字義

"zī   ㄗˉ
"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i4zi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zih1[東莞腔]zu1[臺灣四縣腔]zih1[陸豐腔]cih1[寶安腔]zu1
  • cu2[客英字典]zih1[梅縣腔]zii1[客語拼音字匯]zi1zi1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茲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〔古文〕茊《唐韻》子之切《集韻》津之切,音孜。《說文》草木多益也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此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念茲在茲。 又蓐席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蓐謂之茲。《公羊傳·桓十六年》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《註》諸侯有疾稱負茲。 又《史記·周本紀》康叔封布茲。《徐廣曰》茲,藉草之名。 又《通志·氏族略》宋茲成,墊江人。 又通滋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賦歛茲重。《揚子·太經》天不之茲。 又《荀子·正論篇》瑯玕龍茲。《註》與髭同。 又《篇海》音慈。龜茲,國名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茲
  • 艸木多益。從艸,茲省聲。子之切〖注〗、茊,古文。

English

now, here; this; time, year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IxNg==.htm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