荈

拼音: chuǎn   注音:ㄔㄨㄢˇ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6   總筆畫:9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6   簡體總筆畫: 9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6   繁體總筆畫: 12

五筆86: AQAH   五筆98:AQGJ   倉頡: TNIQ   鄭碼: ERMB  

筆順編號: 122354152   四角號碼: 44250   UNICODE:8348



基本字義

chuǎn   ㄔㄨㄢˇ
  1. 茶的老葉,即粗茶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cyun2
  •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con3con3[客英字典]chon3[海陸豐腔]chon3con3[梅縣腔]chon3[客語拼音字匯]con3

詳細解釋

  • chuǎn

〈名〉采摘時間較晚的茶 [tea that is collected late]

    1. 荈:茶葉老者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2. 槚,苦荼。——《爾雅》。晉· 郭璞:“早采者為荼,晚取者為茗,一名荈。”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荈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尺兗切,音舛。茶葉老者。《類篇》茶晚取者名荈。《吳志·韋曜傳》密賜曜茶荈以當酒。*考證:〔《類篇》茶晚取者多荈。〕 謹照原文多荈改名荈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E2MQ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