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

拼音:biǎo   注音:ㄅㄧㄠˇ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7   總筆畫: 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2   簡體總筆畫:8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 3   繁體總筆畫: 9

五筆86/98: GEU   倉頡:QMV   鄭碼:CIRH   電碼: 5903

筆順編號: 11213534   四角號碼:50732   UNICODE:8868



基本字義

(錶)

biǎo  ㄅㄧㄠˇ
  1. 外部,外面,外貌:~面。外~。儀~。~象。~層。~皮。
  2. 顯示:~示。~態。~征。~達。~露。~演。~情。略~心意。
  3. 中醫指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:~汗。
  4. 分類分項記錄事物的文件:~冊。~格。~報。調查~。
  5. 計時間的器具,通常比鐘小,可以帶在身邊:鐘~。手~。懷~。
  6. 計量某種量的器具:電~。
  7. 標志,榜樣:~率(shuài )。為(wéi )人師~。
  8. 稱呼父親或祖父的姊妹、母親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,用來表示親屬關系:~親。~兄弟。
  9. 測量的標尺:~尺。圭~(古代測日影的器具)。
  10. 封建時代稱臣子給君主的奏章:~章。諸葛亮《出師~》。
  11. 樹梢:林~。===漢英互譯===
watch   surface   meter   table   list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biu2
  •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biau3beu3[梅縣腔]biau3[沙頭角腔]biau3[陸豐腔]biau3[海陸豐腔]biau3[客英字典]biau3[東莞腔]biau3biau1[客語拼音字匯]beu3biau3[寶安腔]biau3
  • biau1

詳細解釋

  • biǎo

〈名〉

  1. (會意。從毛,從衣,“毛”又兼作聲符。小篆字形,衣字中間加個毛字。古人穿皮衣,毛朝外面,所以“表”從“毛”。本義:外衣)
  2. 同本義 [coat]
    1. 表,上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朱駿聲曰:“古者衣裘,以毛為里。按,古衣裘皆外毛,禮服必加裼衣其上。許所謂上衣也,故曰以毛為田,言有表,則毛在里也。”
    2. 表裘不入公門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    3. 必表而出之。——《論語》。皇疏:“謂加上衣也。”
    4. 中紺而表素。——《莊子·讓王》
  3. 又如:表裘(外衣);表禮(作為禮物的衣料);表里(衣服的面子與里子;里外;也指作為禮物的衣料)
  4. 外面(與“里”相對) [outside;surface]
    1. 表里山河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
  5. 又如:表海(臨海,濱海);表薄(泛指出身貧賤。表:野外;薄:山林);表里相應(指內外互相應和);表壯不如里壯(丈夫有才能,還不如妻子善能持家,可為內助。表指丈夫,里指妻子)
  6. 外表,外貌 [appearance]
    1. 虛有其表耳。——《明皇實錄》
  7. 又如:表相(外貌);表征
  8. 通“標”。表率,榜樣 [example]
    1. 仁者,天下之表也。——《禮記·表記》
    2. 廉者,民之表也。——包拯《乞不用贓吏》
  9. 又如:表正(證據;表率;榜樣);表俗(作為世人的表率)
  10. 通“幖”。表幟,標志 [mark]
    1. 祭之日表。——《周禮·肆師》
    2. 君法明,論有常,表儀既設民知方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  11. 又如:表旗(邊境上的標幟);表識(標記,標幟)
  12. 給皇帝上的奏章 [memorial to an emperor]
    1. 今當遠離,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    2. 出師一表真名世,千載誰堪伯仲間。——陸游《書憤》
  13. 又如:表函(上呈天子的函件);表奏(表文奏章);表草(表文的草稿)
  14. 表格 [list;form;table]
    1. 為十表。——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  15. 又如:度量衡表;對數表;乘法表;編制表;一覽表;價目表
  16. 作標記的木柱 [marking pillar]
    1. 吳起治 西河,欲諭其信于民,夜日置表于南門之外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慎小》
    2. 城上千步一表。——《墨子·備城門》
  17. 表親 [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of a brother and a sister or of sisters]。一種親戚關系,有姑表和姨表之分,都叫表,姑母的子女互為姑表,姨母的子女互為姨表。如:表兄弟,表兄妹,表姊弟,表姊妹(姑母、舅父、姨母的子女);表叔,表伯,表舅(父母的表兄妹);表侄,表甥(表兄弟姐妹的孩子);表嬸(表叔之妻)
  18. 邊界線 [boundary]。如:表旗(邊界線上的旗幟)
  19. 直立于地面,用以測日影的標桿 [ancient Chinese sundial]
    1. 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,其景尺有五寸,謂之地中。(景:影。)——阮元《疇人傳》
  20. 石碑 [stele;stone tablet]
    1. 千里立表,萬里連紀。——《漢書》
  21. 測量儀器 [gage;meter]。如:溫度表;水表;電表;表座(日影表的底座)
  22. 樹梢 [tip of a tree]。如:林表

詞性變化

  • biǎo

〈動〉

  1. 表彰,顯揚 [cite;commend]
    1. 刻石表功兮煒煌煌。——唐· 韋應物《石鼓歌》
  2. 又如:旌表(立石碑、匾額以頌揚功德);表章(顯揚;宣揚;古代臣子上君王的奏章);表顯(顯揚);表式(表彰)
  3. 設立標記;標出,標明 [mark]
  4. 又如:表木(立木為標志);表目(標名,命名);表揭(標志)
  5. 表白 [indicate;express]
    1. 或援誓以表心。——劉知幾《史通》
  6. 又如:表異(表明特異之處);表微(表明微細之事);表心意;按下不表;表抒(表達,抒發)
  7. 啟奏,上表章給皇帝 [present memorial to a emperor]
    1. 亮自表后主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    2. 禮官輒表賀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傳》
    3. 曹公表 權為驃騎將軍。——《三國志·吳書·吳主傳》
  8. 又如:表救(上表援救);表聞(上表申聞于上);表薦(上表推薦);表謝(上表謝恩);表勸(上表勸即帝位)
  9. 表現,顯示 [show]。如:表德(佛教用語。直接顯示真理叫表德。與遮情相對);表候(表現在外的征象)
  10. 記載 [record]。如:表勒(刻石記載);表載(記載)
  11. 用藥物等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。如:表寒氣;表汗

錶 biǎo〈名〉一種輕便的可以戴在手腕上或放在口袋內的計時器 [watch]。又如:手表;懷表
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下》《衣字部》 ·表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3
  •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陂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彼小切,音。《說文》表,上衣也。《玉篇》衣外也。 又外也。《書·立政》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,罔有不服。 又表異。《書·畢命》表厥宅里。《傳》表異其宅里。 又標也。《晉語》置茅蕝,設望表。《註》謂立木以爲表,表其位也。 又箋表。《釋名》下言於上曰表。《蔡邕·獨斷》表者不需頭,上言臣某,下言臣某,誠惶誠恐,頓首。 又《韻會》杪也,末也。 又表表,偉也。 又地名。《晉書·地理志》表氏縣,屬酒泉郡。 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表氏,見《姓苑》。《正字通》明有表貢。 又《集韻》俾小切,音褾。義同。 又遙切,音飇。識也。 又《韻補》博舉切。《前漢·班固敘傳》春秋之占,咎徵是舉。告往知來,王事之表。

English

show, express, manifest, display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jA3MDI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