魈

拼音:xiāo 注音: ㄒㄧㄠ

部首:  部外筆畫:7 總筆畫: 16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7 簡體總筆畫:16

繁體部首: 繁體部外筆畫: 7 繁體總筆畫:17

五筆86/98:RQCE 倉頡: HIFB 鄭碼:NJKQ 電碼:7617

筆順編號: 3251135542432511 四角號碼:29512 UNICODE:9B48



基本字義

xiāo   ㄒㄧㄠˉ
  1. 〔山~〕a.彌猴的一種,尾巴很短,臉藍色鼻子紅色,嘴上有白須,全身呈黑褐色,腹部白色;多群居;b.傳說中山里的鬼怪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siu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siau1[客英字典]siau1[臺灣四縣腔]siau1seu1[梅縣腔]siau1[客語拼音字匯]xiau4

詳細解釋

  • xiāo

〈名〉

  1. 山魈。山中精怪 [demon in mountain]
    1. 山精形如小兒,獨足向后,夜喜犯人,名曰魈。——晉· 葛洪《抱樸子·登涉》
  2. 又如:魈魅(即魈鬼。鬼怪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亥集上》《鬼字部》 ·魈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7
  • 《唐韻》相邀切《集韻》思邀切,音宵。山魈出汀州,獨足鬼。《抱樸子·登涉篇》山精,形如小兒,獨足向後,夜喜犯人,名曰魈。呼其名,則不能犯也。

English

mischevious, one footed spirit that dwells in the mountains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kyNjU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