貒

拼音: tuān   tuàn   注音:ㄊㄨㄢ ㄊㄨㄢˋ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9   總筆畫: 16

五筆86:EEMJ   五筆98: EMDJ   倉頡: BHUMB   鄭碼:PQLG  

筆順編號:3443533252132522   四角號碼:22227   UNICODE: 8C92



基本字義

tuān   ㄊㄨㄢˉ
  1. 豬獾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teon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ton2[客英字典]ton2[臺灣四縣腔]ton2

詳細解釋

  • tuān

〈名〉獾的別名 [another name for badger]

    1. 貒,即今豬獾也。處處山野間有之,穴居。狀似小豬形,體肥而行鈍…短足短尾,尖喙褐毛。——《本草綱目.獸部二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酉集中》《豸字部》 ·貒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9
  • 《唐韻》他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官切,音湍。《爾雅·釋獸》貒子貗。《註》貒,豚也。一名貛。《疏》貒,獸。似豕而肥。《揚子·方言》貛,關西謂貒。《楚辭·九思》貒貉兮蟫蟫。 又《廣韻》通貫切《集韻》吐玩切,音彖。獸名。野豕也。或作。 又《集韻》呼官切,音歡。貛,或作貒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九》《豸部》 ·貒
  • 獸也。從豸耑聲,讀若湍。他耑切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c1MzM=.htm


貒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