儜

拼音: níng   注音: ㄋㄧㄥˊ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14   總筆畫:16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14   簡體總筆畫: 16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 WPNS   倉頡:OJPN   鄭碼:NWLA  

筆順編號: 3244545442522112   四角號碼:23221   UNICODE:511C



基本字義

níng   ㄋㄧㄥˊ
  1. 怯懦;軟弱的人。
  2. 舊同您(多見于早期白話)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ning4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nen2[臺灣四縣腔]nen2[客英字典]nen2[海陸豐腔]nen2

詳細解釋

  • níng

〈形〉

  1. 怯弱 [weak]。如:儜劣(懦怯庸劣);儜弱(懦弱;劣弱)
  2. 困頓 [tired]
    1. 大牛豎,小牛橫,鳥啄牛背,足跌力儜。——唐· 元稹《當日來大難行》
  3. 粗劣 [bad]。如:儜奴(罵人話,劣奴);儜拙(拙劣);儜陋(丑陋);儜兒(罵人之語。孱頭)
  4. 代詞。您 [you]
    1. 昨日龍叔不說嗎儜早去也是沒有。——《老殘游記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子集中》《人字部》 ·儜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4
  • 《廣韻》女耕切《韻會》泥耕切,音薴。困弱也。《韓愈詩》始知樂名敎,何用苦拘儜。 又《唐書·劉禹錫傳》鼓吹裴回,其聲傖儜。《註》相呼聲。 《集韻》通作嬣。

English

weak; wearied; in distress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Y4Ng=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