鵂

拼音: xiū   注音: ㄒㄧㄡ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6   總筆畫:11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6   簡體總筆畫:11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WSQG   倉頡: ODPM   鄭碼: NFRZ   電碼:7707

筆順編號: 32123435451   四角號碼: 27227   UNICODE:9E3A



基本字義

(鵂)

xiū   ㄒㄧㄡˉ
  1. 〔鴟~〕見鴟。
  2. 〔~鹠〕鳥,羽毛棕褐色,尾巴黑褐色,腿部白色。捕食鼠、兔等,對農業有益。亦稱梟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粵語:jau1

詳細解釋

鵂 xiū
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亥集中》《鳥字部》 ·鵂
  • 《廣韻》許由切《集韻》虛尤切,音休。鵂鶹,鳥也。《廣雅》肥鵂,鴟鵂,怪鴟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硩族氏鄭註》夭鳥鵂鵬。又《莊子·秋水篇》鴟鵂夜撮蚤,察見毫末,晝出瞑目,而不見丘山。又《集韻》巨救切,音賕。義同。

English

horned owl, scops chinensis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M2NjE=.htm
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