肦

拼音: bān   注音:ㄅㄢ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4   總筆畫: 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4   簡體總筆畫: 8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:EWVN   五筆98: MUWV   倉頡: XBCSH   鄭碼:QOYD   電碼: 8531

筆順編號: 35413453   四角號碼:78227   UNICODE:80A6



基本字義

bān   ㄅㄢˉ
  1. 大頭。
  2. 古同頒。

方言集匯

  •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fun1ban1[客英字典]ban1[海陸豐腔]fun1ban1[梅縣腔]ban1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未集下》《肉字部》 ·肦 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4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符分切,音汾《廣韻》大首貌。《集韻》一曰衆貌。亦作。《正韻》亦作頒。 又《廣韻》布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還切,音班。《集韻》謂之朌。 又《韻會》賦也。《禮·王制》名山大澤不以朌。《釋文》朌,讀爲班。賦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朌肉及廋車。《註》朌,猶賦也。《釋文》音班。*考證:〔《儀禮·聘禮》朌肉及庾車。〕 謹照原文庾車改廋車。

English

large head; many; high; to divide, to distribute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IyMTI=.htm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