橭

拼音: 注音:ㄍㄨ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12 總筆畫:16

五筆86/98: SDUH 倉頡:DJRJ 鄭碼:FEJS 

筆順編號: 1234122514143112 四角號碼:44941 UNICODE: 6A6D



基本字義

  ㄍㄨˉ
  1.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,即山榆:“若欲殺其神,則以牡~午貫象齒而沉之。”
  2. 樹枝四布。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橭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  • 《唐韻》古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攻乎切,音孤。木名。 又《廣韻》苦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空胡切,音枯。《類篇》牡橭,山楡也。《周禮·秋官》壺涿氏掌除水蟲,若欲殺其神,則以牡橭貫象齒而沈之。《註》橭讀爲枯。枯楡,木名。 又《玉篇》木四布也。 又《集韻》後五切《類篇》古切,音戸。木名。*考證:〔貫象齒而焚之。〕 謹照周禮原文焚改沈。


字典簡體版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/MTA1Nzc=.htm


橭的造詞

正在查字典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