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暴十寒

成語解釋

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;曬一天;凍十天;也不可能生長。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;一時又懶散;沒有恒心。

成語出處

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成語簡拼ypsh
成語注音ㄧ ㄆㄨˋ ㄕㄧˊ ㄏㄢˊ
成語拼音yī pù shí hán

發音讀音

一暴十寒發音
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
成語用法

聯合式;作主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貶義
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暴,不能讀作“bào”。
成語辨形暴,不能寫作“爆”。
成語辨析見“三天打魚;兩天曬網”(838頁)。

近義詞

三心二意有始無終為德不終

反義詞

持之以恒有始有終有頭有尾

成語例子

清 宣鼎《夜雨秋燈錄 珠妓情殉》:“而一暴十寒,終歸無益。”
英語翻譯expose sth. to sunheat for one day and to cold for ten days
成語故事
  戰國時代,百家爭鳴,游說之風,十分盛行。一般游說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學問、豐富的知識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,來諷勸執政者,最為凸出。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,在“孟子”的“告子”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:孟子對齊王的昏庸,作事沒有堅持性、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,便不客氣的對他說:“王也太不明智了,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,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,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,它那里還活著成呢!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,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,可是我一離開你,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,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,叫我怎么辦呢?”按著,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:“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,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,也同樣學不好,下不贏,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,他教了兩個徒弟,其中一個專心致志,處處聽奕秋的指導;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,準備用箭射鵝。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,一起學的,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。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別,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;”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,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、做好一件事情,是非專心致志、下苦功夫不可的。若是今天做一些,把它丟下了,隔天十天再去做,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?求學、做事的能否成功,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,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“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”精簡成“一暴十寒”一句成語,用來比喻修學、做事沒有恒心,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。例如一位同學,對于求學很是隨便,學習的時間少,荒廢的時間多,我們便說: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,那里能學到什么東西呢?


引用地址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6/chengyu/26435.htm

簡體版本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2/MjY0MzU=.htm


上一個成語: 一顰一笑 下一個成語: 意氣高昂


正在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