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不容誅

成語解釋

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。形容罪惡極大。誅:處死。

成語出處

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下》:“惡不忍聞,罪不容誅。”
成語簡拼zbrz
成語注音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ㄙˊ ㄓㄨ
成語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

發音讀音

罪不容誅發音
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貶義成語

成語用法

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貶義
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
產生年代古代成語
成語辨形誅,不能寫作“侏”。

近義詞

罪大惡極罪該萬死十惡不赦

反義詞

大慈大悲

成語例子

這廝若論著五刑發落,可便罪不容誅。(元 秦簡夫《東堂老》第三折)
英語翻譯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ce
俄語翻譯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ая вина <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>
其他語言<德>js Verbrechen lǎβt sich auch mit dem Tod nicht sühnen<法>forfait qui mérite plus que la mort
成語謎語不殺之罪
成語故事
西漢時期,河內人郭解成為無惡不作的地方一霸,他非常狡猾,敢于請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。漢武帝對此十分不滿,下令把他逮捕歸案,辦案的官員紛紛維護他。御史大夫公孫弘認為他罪不容誅,理應處死,終于漢武帝把他滿門操斬


引用地址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6/chengyu/13845.htm

簡體版本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2/MTM4NDU=.htm


上一個成語: 自用則小 下一個成語: 蜂擁蟻聚


正在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