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九鼎

成語解釋

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。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。

成語出處

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列傳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。”
成語簡拼yyjd
成語注音ㄧ ㄧㄢˊ ㄐㄧㄨˇ ㄉㄧㄥˇ
成語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

發音讀音

一言九鼎發音
常用程度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中性成語

成語用法

主謂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
產生年代古代成語
成語辨形“鼎”的上部不能寫作“日”。

近義詞

一字千鈞一言為定金口玉言

反義詞

人微言輕

成語例子

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,一言九鼎,那自當別論。(朱自清《很好》)
英語翻譯solemn promise
成語謎語最重的話語
歇 后 語皇帝爺開金口
成語故事
  戰國時,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,形勢十分危急,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。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,已挑了十九名,尚少一個定不下來。這時,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,平原君半信半疑,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。
 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,立即與楚王談及“援趙”之事,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。這時,毛遂對楚王說:“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,你一言不發,可你別忘了,楚國雖然兵多地大,卻連連吃敗仗,連國都也丟掉了,依我看,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!”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,立即答應出兵援趙。
 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。”(九鼎大呂:鐘名,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。)
  成語“一言九鼎”由這個故事而來,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。


引用地址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6/chengyu/12524.htm

簡體版本:https://www.kuaic.com/zidian2/MTI1MjQ=.htm


上一個成語: 吟風弄月 下一個成語: 衣冠楚楚


正在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