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衻

拼音: rán 注音: ㄖㄢˊ

部首: 部外笔画:4 总笔画: 9

简体部首:  简体部外笔画: 4 简体总笔画:9

繁体部首: 繁体部外笔画: 4 繁体总笔画:10

五笔86/98: PUMF 仓颉: LBMM 郑码: WTLB 

笔顺编号: 452342511 四角号码: 37250 UNICODE:887B



基本字义

rán   ㄖㄢˊ
  1. 衣边。
  2. 古代女子出嫁时穿的盛装。
  3. 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。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下》《衣字部》 ·衻 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4
  • 《唐韻》汝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占切,��音髥。《廣韻》衣緣也。 又《禮·喪大記》婦人復不以衻。《註》衻,婦人嫁時上服也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女次純衣纁衻。《註》衻之言任也,以纁緣其衣,象隂氣上任也。 又《類篇》衣下襈也。《禮·雜記》繭衣裳與稅衣,纁衻爲一。《註》裳,下襈也,婦人蔽膝也。《小爾雅》蔽膝謂之衻。 又《集韻》尼占切,音粘。義同。 又處占切。與襜、襝同。 《直音》作袡。《韻會》別作��

别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