拱璧是汉语词语,是后因用以喻极其珍贵之物。 古代一种大型玉璧。用于祭祀。因其须双手拱执,故名。 大璧,径长尺二,天子礼天之器。 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与我其拱璧,吾献其柩。”孔颖达疏:“拱,谓合两手也,此璧两手拱抱之,故为大璧。” 后因用以喻极其珍贵之物。 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五五引北周王褒《序》:“片善崇於拱璧,一言逾於华衮。”唐刘禹锡《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》:“辱贶之喜,信逾拱璧。”明王世贞《题》:“而百六十年间,学士大夫宝之若拱璧。”阿英《西门买书记》:“就是遇到残本,也视若拱璧。”计六奇《明季北略》自序云“世之览之者,拱璧惟命,覆瓿亦惟命。”
造句:拱璧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
造句:拱璧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