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cao cao
部首:扌
部首筆畫:3
總筆畫:16
筆順:橫豎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橫豎撇捺
詳細釋義
讀cao時
①<動>拿著;攜帶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操蛇之神聞之,懼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”《鴻門宴》:“大王來何操?”
②<動>掌握;控制。《韓非子.定法》:“操殺生之柄。”
③<動>持用;采取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:“而議事每不合,所操之術多異故也。”
④<動>從事。《促織》:“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業,久不售。”
⑤<名>節操;品行。《史記.張湯傳》:“湯之客田甲,雖賈人,有賢操。”
⑥<名>琴曲。《列子.伯牙與鐘子期》:“初為霖雨之操,更造崩山之音。”
【操持】1.握著;拿著。班固《漢書.蘇武傳》:“杖漢節牧羊,臥起操,節旄盡落。”2.持;保養。《漢書.王嘉傳》:“天子以相等皆見上體不平,外內顧望,操兩心。”3.操守。李商隱《漫成五章》之二:“李杜操事略齊,三才萬象共端倪。”
【操刀必割】比喻不可失掉時機,行事當及時。
【操觚】1.執簡。觚,古人書寫時所用的木簡,代指作文章。宋濂《王冕傳》:“當風日佳時,操賦試,千百不休。”2.執酒器。
【操練】以隊列形式學習和練習軍事技能。
【操券】執持契券,后來喻事情有成功的把握。
【操守】指人的行為品德。
【操行】1.操守;品行。《楚辭.七諫.沉江》:“正臣端其操兮,反離謗而見攘。”(離:通“罹”。遭受。)2.特指廉潔正直的品行。范曄《后漢書.賈復傳》:“少有操,多智略”。
【操作】勞動。李綱《題邵平種瓜圖》:“兒童玉立形骨清,挈笠攜筐助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