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cong cong
部首:人
部首筆畫:2
總筆畫:4
筆順:撇捺撇捺
詳細釋義
讀cong時
①<動>跟隨;跟從。《垓下之戰》:“有美人名虞,常幸從。”《荷蓧丈人》:“子路從而后。”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。”
【又】<動使動>使……跟從;讓……跟隨。《鴻門宴》:“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。”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“公子從車騎,虛左,自迎夷門后生。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從數騎出,微行入古寺。”
【又】追趕;追隨。《孫子兵法.軍爭》:“佯北勿從。”《狼》:“一狼得骨,止,一狼仍從。”
②<動>順從;聽從。《論語.十則》:“多聞,擇其善者而從之。”
③<動>參與。王安石《上皇帝萬言書》:“及使之從政,則茫然不知其方……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弟走從軍阿姨死。”
④<動>依傍;緊靠著。《鴻門宴》:“樊噲從良坐。”
⑤<形>副,與“正”相對。《魏書.官氏志》:“前世職次皆無從品,魏氏始置之。”
⑥<動>行;做;處理。《教戰守策》:“而行之既久,則又以軍法從事。”《群英會蔣干中計》:“汝既為水軍都督,可以便宜從事。”
⑦<動>任;任憑。《論語.為政》:“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⑧<介>由;自。《鴻門宴》:“從此道至吾軍,不過二十里耳。”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:“旦日,客從外來。”《木蘭詩》:“愿為市鞍馬,從此替爺征。”
⑨<介>跟;向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“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扣問。”《項脊軒志》:“從余問古事。”
讀zong時
①通“縱”。1.
①<名>特指合縱。戰國時六國聯合反對秦國的聯盟。王充《論衡.答佞》:“六國約從,則秦畏而六國強;三秦稱橫,則秦強而天下弱。”2.南北方向。《詩經.齊風.南山》:“衡從其畝。”(衡:東西方向。)
②<動>放縱。《漢書.王吉傳》:“其后復放從自若。”
【從良】1.封建社會奴婢皆有籍,被釋放或贖身為平民叫“從良”。張鷟《朝野僉載三.韋桃符》:“隋開皇中,京兆韋袞有奴曰桃符……袞至左衛中郎,以桃符久從驅使,乃放從。”2.舊指妓女脫離樂籍而嫁人。王闢之《澠水燕談錄》卷十:“新太守至,營妓陳狀,以年老乞出籍從。”
【從容】不慌不忙;悠閑舒緩。杜甫《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》:“侍臣緩步歸青瑣,退食從出每遲。”
【從事】1.辦事;處理事務。《史記.張儀傳》:“今王地小民貧,故臣愿先從于易。”2.官職名。《新五代史.伶官傳序》:“其后用兵,則遣從以一少牢告廟。”
【從一而終】《周易.恒》:“婦人貞吉,從也。”本指用情始終如一。后指一女不事二夫,夫死不得再嫁。
【從親】合縱相親。《戰國策.楚策一》:“故為王至計,莫若從以孤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