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liu
部首:氵
部首筆畫:3
總筆畫:10
筆順:捺捺橫捺橫折捺撇豎折
詳細釋義
讀liu時
①<動>水流動。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泉涓涓而始流。”
②<形>泛指流動。《過秦論》:“伏尸百萬,流血漂櫓。”
③<動>時間的流逝。《祭妹文》:“則雖年光倒流。”
④<動>流浪;漂泊。《論貴粟疏》:“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,農人所以流亡者也。”
⑤<動>流放;放逐。古代五刑之一,把罪人放逐到遠方。《屈原列傳》:“雖放流,眷顧楚國。”
⑥<動>流傳;傳播。《尚書.泰誓》:“流毒下國。”
⑦<名>河流;水流。《勸學》:“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
⑧<名>流派;派別。《后漢書.王充傳》:“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。”
⑨<名>某一類人;同一類人。《賣柑者言》:“退而思其言,類東方生滑稽之流。”
【流宕】⒈放任;放蕩。⒉流浪;漂泊。
【流光】⒈閃耀的光。⒉逝去的時光。⒊光芒閃爍。
【流眄】流移不定地觀看。
【流辟】淫邪;邪亂。
【流冗】流散;流離。
【流俗】⒈世俗;流行的習俗。⒉俗人;世俗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