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hai huan
部首:辶
部首筆畫:3
總筆畫:7
筆順:橫撇豎捺捺折捺
詳細釋義
讀hai時
①<動>返回;回來;回去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壯士一去兮不復還。”《飲酒》:“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”
【又】交還;歸還。《伶官傳序》:“入于太廟,還矢先王。”
【又】償還。《哨遍.高祖還鄉》:“還酒債,偷量了豆幾斛。”
②<動>通“環”,環繞;圍繞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秦王還柱而走。”
③<副>再;又。《過故人莊》:“待到重陽日,還來就菊花。”
④<副>反而;卻。劉禹錫《竹枝詞》:“道是無晴還有晴。”
⑤<副>仍然;還是。《兵車行》:“歸來頭白還戍邊。”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:“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”
讀xuan時
①<動>旋轉;掉轉。《扁鵲見蔡桓公》:“扁鵲望桓侯而還走。”
②<形>輕快敏捷的樣子。《詩經.還》:“子之還兮。”
③<形>迅速。《漢書.董仲舒傳》:“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有效者也。”
讀hai時
①<副>依然;仍然。杜甫《泛江》:“亂離還奏樂,飄泊且聽歌。”
②<副>再;更。《荀子.王霸》:“如是則舜禹還至,王業還起。”
③<副>還是。楊萬里《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》:“月是一團還兩團?”
【還首】自歸請罪。
【還軫】乘車周迴。軫,車后橫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