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i
部首:止
部首筆畫:4
總筆畫:4
筆順:豎橫豎橫
詳細釋義
讀zhi時
①<名>腳。《漢書.刑法志》:“當斬左止者,笞五百。”這個意義后來寫作“趾”。
②<動>停止。《察今》:“舟止,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
【又】<動使動>使……停止。《鴻門宴》:“交戟之衛士欲止(之)不內。”
③<動>住下。《游黃山記》:“復從峽度棧以上,止文殊院。”
④<動>留住。《荷蓧丈人》:“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。”
⑤<動>阻止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笑而止之。”
⑥<動>中止。《〈論語〉十則》:“臂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吾止也。”
⑦<副>通“只”。只是;僅僅。《黔之驢》:“技止此耳。”《活板》:“若止印三二本,未為簡易。”
⑧<助>用于句未,表示感嘆。《詩經.南山》:“既曰歸止,曷又懷止。”